煤礦實驗室工作總結
來源:易賢網 閱讀:2271 次 日期:2015-10-25 12:39:4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煤礦實驗室工作總結”,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2013年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度報告

一、 研究水平與貢獻

2013年實驗室承擔科研項目94項,到位經費16544.30萬元。“灰熔聚流化床劣質無煙煤粉煤氣化技術開發(fā)與工業(yè)示范”獲得國家能源局設立的國家能源科技進步一等獎,“多尺度孔徑分布功能炭材料結構與性能的調控”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固定源SO2和NOx同時脫除的結構化催化劑的催化原理和反應工程”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在學術論文發(fā)表、專利申請和授權方面,出版學術專著1部,參與編寫專著3章節(jié),發(fā)表學術論文163篇,其中國際刊物論文122篇,國內期刊論文41篇;SCI影響因子大于5的22篇,3~5的42篇;一區(qū)論文25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46件、實用新型專利6件,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24件、實用新型專利8件。頒布實施國家標準1部。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博士后出站1名、在站3名;畢業(yè)博士29名、碩士22名,在讀博士生145名、碩士生94名。研究生獲中科院院長優(yōu)秀獎、寶鋼優(yōu)秀學生獎、國家獎學金優(yōu)秀獎、潞安能源化工優(yōu)秀獎等19人次。在自主研究課題部署方面,在研課題18項,其中,2012~2013年度實驗室設立自由探索課題和人才課題共9項,資助經費440萬元;2013~2014年度設立自由探索課題和人才課題9項,資助經費450萬元。

1. 承擔任務

2013年,主要的承擔任務具體如下:

在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方面,負責973課題4項、參與4項,到位經費629.97萬元;承擔國家專項基金、聯(lián)合基金、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31項,到位經費608.40萬元;負責中科院先導專項課題11項,參與課題1項,到位經費5463.73萬元。在高技術研發(fā)方面,承擔和參與國家科技專項3項,到位經費288.00萬元;參與863課題2項,到位經費150.00萬元。在國際合作方面,與荷蘭、美國、加拿大、英國等企業(yè)合作,在研項目4項,到位經費61.00萬元。此外,還積極開展了與企業(yè)的橫向協(xié)作項目13項,到位經費8787.20萬元。

2. 研究工作水平

(1) 代表性研究工作進展

方向一:煤直接轉化的化學與工程基礎

(i) 灰化學基礎研究

煤氣化反應在高溫和高壓條件下進行,在該條件下煤中有機質的反應性幾乎沒有差別,但煤中灰化學性質成為限制氣化煤種、運行參數(shù)、長周期運行的關鍵問題。在973項目和國家基金的資助下,針對高溫氣化過程的灰化學性質進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灰化學性質預測模型、揭示了影響熔融性和黏溫特性的關鍵因素、并針對工業(yè)應用需求建立了添加助劑和配煤的指導方法。通過氧等離子體低溫灰化技術研究發(fā)現(xiàn),有機質阻礙了煤中含鈣和含鐵礦物質向硅鋁酸鹽的轉變,保留了大量對煤氣化過程具有催化作用的礦物質。另外,多原料共氣化是實現(xiàn)資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徑,研究了煤與石油焦共氣化過程中含釩、鎳等金屬氧化物對灰渣的熔融特性和黏溫特性的影響,為確定合理的共氣化配比和反應溫度提供了指導。以灰化學組成和熱力學計算為基礎,建立了混煤調控灰化學性質的指導方法。并在科學出版基金的資助下,根據(jù)相關研究內容和結論編寫、出版了《煤的灰化學》專著,部分結果發(fā)表在Fuel, 2013, 109: 76和Energy Fuels, 2013, 27(8): 4545上。同時,依據(jù)實驗室灰渣黏度測定的實驗方法,與煤科總院聯(lián)合起草了煤灰黏度測定方法的國家標準。

(ii)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移動床煤熱解耦合多聯(lián)供工業(yè)示范穩(wěn)步推進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移動床煤熱解耦合的多聯(lián)供技術,在國家“863”計劃、中科院重要方向項目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與蒸發(fā)量為75噸/小時規(guī)模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匹配的中試試驗。在中試經驗的基礎上,對熱解煤氣除塵和煤氣冷凝單元進行了優(yōu)化和提升。通過考察顆粒移動床過濾器中不同過濾介質的除塵效果,并結合實際工況需求,最終選定1~3 mm的石英砂為理想的過濾介質。將部分高溫煙氣從鍋爐分離器引出作為熱源對除塵過濾介質進行預熱,替代了中試平臺上昂貴的電加熱方式,并對過濾介質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進行細化,提高了工藝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將盤管冷卻和列管冷卻結合的兩級煤氣冷卻方式改為兩級盤管冷卻方式,增加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在此基礎上與太原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以及賽鼎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對與蒸發(fā)量為1000噸/小時規(guī)模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匹配的工業(yè)示范平臺進行了詳細設計,目前已完成了干餾工段、煤氣除塵工段和凈煤氣冷卻工段的設計。

方向二:煤間接轉化的一碳化學與工程

(i) 鈷基固定床費托合成油蠟技術工業(yè)示范工作全面展開

在鈷基固定床費托合成油蠟研究方面,通過開展費托合成催化本質的研究,對活性金屬顆粒尺寸對催化劑的活性影響、核殼結構中殼層厚度對產物選擇性的影響、高導熱性新型載體在費托合成中的應用等工作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為費托合成催化劑的工程放大、放大過程中的制備參數(shù)控制以及催化劑預處理對性能的影響提供了良好的理論支持,相關工作發(fā)表于ChemCatChem、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等國際學術期刊。同時,加強了固定床反應器的操作工藝研究,對于反應過程中傳熱、傳質行為進行了模擬與計算,建立了工程應用數(shù)學模型,有針對性開展了強化傳熱與傳質的物料循環(huán)概念驗證工作;并啟動了高長徑比反應器的設計、開發(fā)工作,為將來的工程化應用、提升單一反應器產能奠定了技術基礎。在中科院“煤專項”和山西省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下,與潞安集團簽訂戰(zhàn)略性合作框架協(xié)議,啟動了10萬噸級/年的鈷基固定床費托合成技術工業(yè)示范項目。在萬噸級工業(yè)側線試驗的基礎上,對催化劑與工藝進行了全面優(yōu)化與提升,開發(fā)出ICC-II型鈷基催化劑,進行了一系列的定型、工業(yè)放大過程中相關工程控制技術的研究,建成了百噸級催化劑生產線、完成調試與試生產,形成了完整的催化劑工業(yè)生產技術。2013年2月,依托山西潞安集團現(xiàn)有30萬噸/年的焦爐煤氣制甲醇廠進行改造,建設10萬噸級/年工業(yè)示范項目。該項目總體規(guī)劃將達到12萬噸合成油產能,其中1期改造將依托現(xiàn)有焦爐氣產量完成6萬噸合成油聯(lián)產12萬噸合成氨,預計在2014年6月完成建設并進行工業(yè)示范裝置的開車。

(ii) 甲醇選擇性制丙烯:分子篩催化劑與機理

針對分子篩酸種類、強度及其在分子篩骨架中的分布對甲醇轉化的影響和甲醇轉化反應機理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取得重要研究進展。闡明了合成中引入硼、鈦等雜原子對分子篩中鋁落位分布的影響,及其導致分子篩催化性能變化的本質原因。在甲醇制烯烴中第一個C-C鍵的形成方面,首次得到甲醇制烯烴“直接機理”存在的明確證據(jù),隨后通過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獲得第一個C-C鍵以及最初烯烴產物的生成途徑。研究發(fā)現(xiàn)甲氧基與二甲醚反應先生成甲烷和甲氧基甲基碳正離子,后者進一步與二甲醚反應生成第一個C-C鍵,接下來經過一系列甲基化、氫轉移等反應,生成最初的烯烴產物丙烯,如圖1所示。該研究成果極大地加深了目前對甲醇轉化反應體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成功研制出甲醇高選擇性制備丙烯分子篩催化劑,甲醇轉化率100%、丙/乙烯比達到7、芳烴選擇性低于5%,單程壽命長達60天,顯著優(yōu)于現(xiàn)有催化劑水平,相關工作在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s and Catalysis of Porous materials (2013)做了主題報告。

方向三:煤轉化利用的環(huán)境化學與工程

(i) 燃煤煙氣多種污染物干法一體化脫除的催化劑及工藝優(yōu)化

在中科院“煤專項”的支持下,針對5000 m3/h煙氣量的同時脫硫、脫硝、脫汞工業(yè)中試實驗結果,開展了優(yōu)化反應工藝與再生工藝、再生氣體組分和含量的測定、催化劑工程應用基礎研究等三方面的工作。在反應工藝與再生工藝方面,依據(jù)再生器預熱段、再生段和冷卻段三大部分的特點和工業(yè)試驗驗證,優(yōu)化了再生器內的催化劑加熱方式,增加了獨立的引風出口,提高了催化劑的有效熱效率,提升了再生效率和操作安全性;為了更好地與硫資源利用技術匹配,針對炭基催化劑再生過程的特點,建立了再生氣體SO2、SO3及CO2濃度的化學分析方法,利用該化學分析方法分析出的SO2含量與工業(yè)現(xiàn)場實驗計算得出的硫容基本一致,表明該分析方法具有準確性和可靠性,可以應用于再生氣體濃度的檢測;在催化劑工程應用基礎研究方面,通過調整催化劑成型配方與成型參數(shù),調整催化劑炭化活化的條件,改進了催化劑的耐磨及耐壓性能,使現(xiàn)有催化劑能夠適應更寬泛的操作工藝;通過積極優(yōu)化相關關鍵技術、完善炭基催化劑工業(yè)制備工藝,為下一步開展產業(yè)化工作提供指導。

(ii) 二氧化碳加氫制備甲醇的研究

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對以類水滑石為前驅體的銅基催化劑上二氧化碳加氫制備甲醇反應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首先考察了Y助劑含量對前驅體和催化劑的結構與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Y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金屬Cu的粒徑,同時顯著提高Cu的表面積和Cu的分散度,其中,Y3+:(Al3++Y3+) = 0.1的催化劑具有最高的Cu的表面積和分散度,然而,進一步增加Y含量兩者略微降低。隨Y含量的增加,催化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催化活性隨Y含量的進一步增加而顯著降低,這可能歸結為Cu與ZnO相互作用的減弱。然后,對F修飾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進行了進一步探索,并考察了F含量對前驅體和催化劑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催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Cu的表面積和分散度隨F含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當F:Al ≤ 0.83時,這種降低很不明顯。CO2轉化率和Cu的表面積存在線性關系,這也為催化活性主要取決于Cu的表面積提供了證據(jù)。當F:Al > 0.83時,由于堿性更強的γ堿性位的比例增加,甲醇選擇性隨氟含量的進一步增加而降低。甲醇收率隨氟含量的增加呈“火山型”變化趨勢。并且F:Al = 0.83的氟修飾的Cu/Zn/Al/Zr催化劑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和最佳的催化性能。相關的研究論文發(fā)表在催化領域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 2013, 298: 51上。

方向四:煤轉化相關的能源環(huán)境新材料與新技術

(i) 高活性氮摻雜TiO2多孔納米材料的分子層沉積制備及可見光催化研究

TiO2是最有應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之一,廣泛應用于太陽能電池、光解水和光降解等領域。但TiO2只具有紫外光響應,太陽光利用率低,因而限制了其大規(guī)模應用。開發(fā)可見光響應、高活性的二氧化鈦基納米材料是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在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資助下,對分子層沉積(Molecular Layer Deposition)過程的表面化學反應進行設計,提出了一種新的沉積含鈦有機–無機復合膜的方法。經過后續(xù)熱處理除去有機組分,該復合膜轉變?yōu)榈獡诫s的多孔TiO2膜,其孔徑與復合膜中有機片段的長度有關。熱重–質譜聯(lián)用分析結果表明,氮來源于有機部分分解產生的NH3。進一步以碳納米螺旋為載體,制備了氮摻雜的多孔TiO2@碳納米螺旋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在可見光下表現(xiàn)出良好的催化降解亞甲基藍活性。這種厚度精確可控的氮摻雜多孔TiO2膜也能用于可見光催化、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這一結果為利用分子層沉積技術制備組分可控的超薄有機–無機復合膜及孔尺寸可控的無機膜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技術已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申請?zhí)枺?01310127166.5,公開號:CN103194731A),部分結果發(fā)表在Angew. Chem. Int. Ed., 2013, 35: 9196上。

(ii) 多尺度孔徑分布功能炭材料結構與性能的調控研究

針對多孔炭材料的孔道結構和表面化學性質修飾來實現(xiàn)多尺度孔徑分布功能炭材料的結構控制及應用性能,通過炭化–催化活化過程的有機耦合,實現(xiàn)了炭材料孔道結構的設計和精確控制;針對碳前驅體的物理化學性質,通過調節(jié)聚合過程、炭化條件,獲得了單孔徑分布、雙孔徑分布以及三孔徑分布的多尺度孔徑分布炭材料;根據(jù)炭材料的特殊應用需求,對炭材料表面活性官能團進行了設計和修飾,實現(xiàn)了對極性有機分子的選擇性吸附和分離;率先開展了含氮多孔炭材料的結構和表面化學官能團的調控,如纖維素在氫氧化鉀/脲的存在下,自組裝為片狀結構,炭化后獲得了高比表面積和孔容積的納米片狀微孔炭材料,同時可將含氮官能團引入到炭材料的基質中,含氮官能團的引入提高了多孔炭材料對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同時實現(xiàn)了脫附性能的可調節(jié)性。該成果于2013年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方向五:煤轉化中的理論計算與工程模擬

(i) 褐煤加氫催化反應中鐵硫化物催化劑結構和電子性質的研究

通過采用九種DFT方法搭配七種基組對鐵硫化物FeS0/–、FeS20/–、Fe2S20/–、Fe3S40/–和Fe4S40/–進行測試,選取適合鐵硫團簇的最優(yōu)計算方法B3LYP/6-311+G*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計算出FeS0/–、FeS20/–、Fe2S20/–、Fe3S40/–和Fe4S40/–基態(tài)的電子態(tài)。其中,F(xiàn)e2S2、Fe3S4、Fe3S4–、Fe4S4、Fe4S4–具有反鐵磁性。其次,采用B3LYP/6-311+G*方法對FenSm (n=1-3, m=1-2n)鐵硫團簇的結構、穩(wěn)定性和磁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F(xiàn)enSm (n=2-3, m=1-2n)團簇能量隨多重度的變化可以分為高自旋區(qū)和低自旋區(qū),且大多數(shù)相對穩(wěn)定的構型都含有菱形的Fe2S2和S–S結構單元,同時還從熱力學上討論了團簇與H2反應的可行性。該成果發(fā)表在ChemPhysChem, 2013, 14, 1182上。

(ii) 費托合成反應H2O作用機理的研究

FT合成反應中,H2O作為重要產物之一,可以顯著影響催化劑的活性。通過H2O對于鐵基催化劑活性相Fe5C2(010)表面氧化機理、H2O在Fe3O4(110)表面吸附的研究,發(fā)現(xiàn)Fe5C2(010)表面Fe原子集中的區(qū)域(Fe區(qū))有利于H2O的吸附和解離,而表面C原子集中的區(qū)域(C區(qū))不利于H2O的吸附和解離。對于H2O在Fe區(qū)的吸附,高覆蓋度下H鍵的作用非常重要。通過勢能面分析H2O解離的最優(yōu)路徑,并且發(fā)現(xiàn)隨著O原子在表面的累積的覆蓋度的增加,H2O的解離越來越困難,H2的形成越來越容易。通過表面O原子吸附相圖的熱力學分析發(fā)現(xiàn)高溫和低H2O分壓條件下可以維持催化劑結構的穩(wěn)定性,高的H2O分壓條件下會導致Fe5C2表面的全部氧化,并且促使表面C原子進一步生成COOH,最后生成CO2。該成果發(fā)表在Appl. Catal. A, 2013, 468: 370。對于H2O在Fe3O4(110)表面的吸附,通過考察Fe3O4(110)兩種終結面(A、B)上的吸附發(fā)現(xiàn),H2O在低覆蓋度下,A終結面上是分子吸附,而B終結面上是解離吸附;對于高覆蓋度下的H2O的吸附,A終結面上分子態(tài)和解離態(tài)的共存,而B終結面上H2O的吸附態(tài)是全部解離和部分解離的混合態(tài)。與Fe3O4(111)、(001)表面相比,這兩個表面的最穩(wěn)定終結面上H2O的吸附也是部分解離和分子態(tài)吸附的混合態(tài)。該成果發(fā)表在J. Phys. Chem. C, 2013, 117: 7648上。

(2) 標志性成果

鐵基漿態(tài)床費托合成油技術基礎研究日漸深入,百萬噸級鐵基漿態(tài)床費托合成產業(yè)化穩(wěn)步推進:詳細研究了堿金屬和堿土金屬助劑對FT合成鐵基催化劑的助劑作用,發(fā)現(xiàn)離子半徑小的Li和Na主要分布在催化劑體相中,而K、Rb和Cs則主要富集在催化劑表面,且K、Rb和Cs助劑在FT合成反應過程中在催化劑表面具有可遷移性;堿金屬與FeOx之間存在強電子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增強了催化劑中鐵氧相中的Fe-O鍵,進而抑制催化劑還原。堿金屬均可抑制鐵基催化劑還原、表面H2吸附和碳加氫,促進催化劑表面CO吸附和碳化,降低CH4選擇性,提高烯烴和重質烴選擇性,其中K助劑助催化效果最好,主要歸因于K助劑在催化劑表面具有合適的分布和遷移性。堿土金屬助劑(Mg、Ca、Sr和Ba)中Sr助劑不僅對鐵基催化劑具有較強的化學作用,同時還具有分散作用,在適量的Sr助劑含量下H2吸附量和CH4選擇性可以達到較低值。該工作發(fā)表在Appl. Catal. A, 2013, 464–465: 10上。在Fe基合成油示范廠和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推廣應用方面,伊泰和潞安兩個16萬噸/年合成油示范廠進一步實現(xiàn)了滿負荷、連續(xù)、穩(wěn)定、安全、長周期運轉,作為核心技術的高溫漿態(tài)床FT合成催化劑、漿態(tài)床合成反應器及工藝成套技術在示范項目中得到了4年多的長期運行考驗,顯示了突出的技術優(yōu)越性和可靠性。目前正處于設計建設階段的煤炭間接液化商業(yè)項目有:寧煤400萬噸/年、山西潞安180萬噸/年、新疆甘泉堡540萬噸/年、新疆伊犁540萬噸/年、內蒙伊泰200萬噸/年、貴州渝富200萬噸/年等,其中寧煤和潞安項目大型合成反應器和氣化爐已安裝就位。1.2萬噸/年合成油催化劑廠于2013年7月在內蒙古大路煤化工工業(yè)園區(qū)開工建設。

二、 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

1. 實驗室隊伍總體情況

固定人員64人,58人具有博士學位。其中研究員31人、副研25人、助理7人、研習員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中組部“千人計劃”2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0人,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1人。

2. 團隊建設的措施和成績

為了集中力量解決煤潔凈高效轉化中的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實驗室繼續(xù)加強煤分級轉化、合成油、醇類合成與轉化、材料化學和理論計算5個團隊的建設。通過自主研究課題經費的分批、重點支持,大型儀器的優(yōu)先購置,有效地提高了實驗室的整體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了實驗室承擔國家重點科研任務的實力和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并將研究成果推向產業(yè)化的能力。

2013年,實驗室主任王建國研究員牽頭申請了“創(chuàng)新團隊國際合作伙伴計劃”-“低階煤分級轉化的化學與工程基礎”項目,該項目于2013年8月批準立項試運行,實驗室固定人員焦海軍、李永旺、李文、樊衛(wèi)斌、房倚天參加了該項目;王建國研究員帶領團隊獲“山西省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團隊”資助,主要開展煤轉化過程催化基礎與關鍵技術研發(fā);實驗室副主任李文研究員帶領團隊獲“山西省科技創(chuàng)新重點團隊”資助,主要開展煤高效清潔轉化的化學基礎研究。

3. 人才培養(yǎng)措施與成績

吸引國內外優(yōu)秀人才、穩(wěn)定現(xiàn)有人才是實驗室始終堅持的人才戰(zhàn)略。地處山西的實驗室吸引和引進優(yōu)秀人才靠的是學科優(yōu)勢和研究特色。實驗室非常注重學科建設,圍繞國家重大需求選定應用基礎性課題,以和諧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條件為國內外優(yōu)秀人才展現(xiàn)才華搭建平臺。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與國內外優(yōu)秀人才的廣泛接觸,比如,通過項目合作、學術交流、學生培養(yǎng)等方式與國內外優(yōu)秀人才保持聯(lián)系。

2013年,通過中科院“百人計劃”,引進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鄭占豐博士,目前正在履行“百人計劃”手續(xù)的有:美國賓州大學李南文博士和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西博格研究所溫曉東博士。

鄭占豐,2009年于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2009~2011于日本廣島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3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任研究員(Research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為納米氧化物和新型表面等離子體共振金屬光催化有機合成、水污染處理以及無機功能材料的制備與應用研究。已在國際著名期刊J. Am. Chem. Soc., Chem. Mater., Chem. Comm., Chem. Eur. J., ChemCatChem等發(fā)表研究論文39篇,總引用次數(shù)1100余次,H指數(shù)=15。

對于現(xiàn)有人才的培養(yǎng),具體措施如下:

(1) 利用自主研究課題支持實驗室骨干人員及近年新引進博士。今年通過自主研究課題的先期研究后獨立申請了國家基金,共獲批面上基金4項,青年基金6項,專項基金2項。同時,實驗室骨干人員在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主任王建國研究員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和“山西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導師”稱號;朱玉雷研究員獲得“朱李月華優(yōu)秀導師獎”等。

(2) 鼓勵年輕博士承擔重大重點項目,讓他們在科研實踐中成長。李德寶研究員長期從事潔凈煤技術領域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帶領研發(fā)團隊不斷推進相關技術創(chuàng)新,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績。今年,與潞安集團簽訂戰(zhàn)略性合作框架協(xié)議,啟動了10萬噸級/年的工業(yè)示范項目,企業(yè)投入經費8000萬元,2013年獲“山西省科技奉獻獎”先進個人一等獎。楊勇研究員長期從事Fe基漿態(tài)床費托合成的研究,2013年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北京青年科技獎”。

(3) “中科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煤化所小組在科研工作及學術交流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扒啻贂笔窃骸皠?chuàng)新2020”人才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旨在全面提升全院35周歲以下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活動組織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養(yǎng)具有較高思想品德、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夠帶領團隊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實驗室共有白進、董梅、喬巖、趙江紅、孫楠楠、郭曉寧、張清德7位青年博士成為“青促會”會員,他們?yōu)閷嶒炇业陌l(fā)展帶來了新氣象。同時,由于白進副研究員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現(xiàn)獲“山西省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4) 鼓勵青年博士承擔國際合作項目,創(chuàng)造條件選送有發(fā)展?jié)撃艿那嗄瓴┦砍鰢钤臁?013年赴國外交流學習的青年骨干4名,分別為白進、張成華、孫楠楠、呂寶亮。

(5) 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2013年,受中科院中歐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項目資助和國家教育基金委資助,實驗室研究生王剛同學赴德國馬普學會交流學習。目前共有6名同學在國外學習。

為使實驗室更具活力,2013年新引進來自廈門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蘇州大學、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國內高校和研究所的博士9名,碩士5名。本年度實驗室博士后出站1名、在站3名;培養(yǎng)博士29名、碩士22名,在讀博士生145名、碩士生94名。研究生獲中科院院長優(yōu)秀獎、寶鋼優(yōu)秀學生獎、國家獎學金優(yōu)秀獎、潞安能源化工優(yōu)秀獎等19人次。

三、 開放與合作交流

1. 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

2013年實驗室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累計參加國際會議85人次,國內會議71人次,其中,做大會特邀報告5人次,發(fā)表國際會議文章91篇,國內會議文章33篇;應其他院校邀請國外講學2人次,國內講學7人次。

7月29日至31日,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燃料化學學報》編輯部共同承辦了“首屆能源轉化化學與技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王建國研究員擔任大會主席。會議特邀了涵蓋傳統(tǒng)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以及能源企業(yè)技術發(fā)展領域的4個大會報告,分別為李燦院士的“太陽能光催化和光電催化生產燃料的科學挑戰(zhàn)和展望”,王輔臣教授的“氣流床煤氣化爐內流動、混合與反應過程研究進展”,劉海超教授的“纖維素催化轉化合成特定的多元醇”,尚建選副總經理的“低階煤分質高效轉化多聯(lián)產技術開發(fā)與工程實踐”;安排了20個主題報告、24個口頭報告和51個墻報展示。本次會議很好地展示了近年來我國在能源轉化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果,是能源化學領域的一次高水平學術會議,共有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能源化學領域的260多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10月28至11月1日,“第12屆日中煤科學和碳一化學研討會”在日本福岡召開,實驗室作為協(xié)辦單位,共派2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王建國主任擔任大會主席,來自中日兩國3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研討會上,共有7篇邀請報告、107篇口頭報告和40篇墻報參加了交流。報告集中展示了中日兩國在煤科學、煤炭/生物質燃燒、氣化與熱解、合成氣催化轉化、環(huán)境和材料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會議期間,中日雙方代表還參加了“日本煤炭科學會議50年紀念大會”,王建國研究員應邀做了題為“Clean coal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的大會報告,重點介紹了中國近年來在潔凈煤領域的技術研發(fā)與推廣應用進展,并簡要介紹了中科院戰(zhàn)略先導“煤專項”的實施情況。實驗室在潔凈煤技術特別是煤炭清潔轉化利用方面的研究進展受到日方代表的高度評價。

由于“青促會”組織的成立,作為青促會的主要活動之一邀請所外青年人員來所進行學術交流,來室講學的青年學者明顯增多,從而加強了實驗室研究人員的學術交流。本年度,來實驗室參觀訪問的國內外專家、學者35人次,其中國外來室講學13人次,國內6人次。主要包括:催化科學領域國際著名專家法國皮埃爾•瑪麗居里大學的Michel Che教授,煤化工領域著名專家日本京都大學的Kouichi Miura教授,煤氣化領域著名專家華東理工大學的王輔臣教授,青年學者大連理工大學的靳立軍副教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的馮宇博士,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田永輝博士等。

在國際合作項目方面,目前實驗室共承擔國際合作項目4項,與荷蘭殼牌開展了“煤經合成氣制甲烷”、“水煤氣變換”和“費托合成產物選擇性調控”的合作研究3項,與加拿大Alberta大學開展了“燃煤煙氣污染物干法脫除”合作研究1項。

2. 公眾開放活動

為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增進公眾對科學的理解,以“科技創(chuàng)新,美好生活”為主題,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于5月18日至24日舉辦了第九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實驗室結合自身研究特色,利用科普知識講座、展板和展臺講解、發(fā)放宣傳材料、參觀實驗室等方式開展了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開放活動。此次活動由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李文副主任負責,來自實驗室的40多位專業(yè)基礎扎實,有熱情、口才好的科研人員和在讀學生擔任此次活動的科普工作者和志愿者。青年科研人員李俊汾博士和張興華博士,共做了7場題為“石油替代路線生產燃料和化學品”和“美麗奇妙的‘碳’──炭材料改變我們的生活”的科普報告,并根據(jù)不同的參觀對象,適當調整科普報告的側重點。實驗室參觀環(huán)節(jié),通過志愿者的詳細介紹,不僅使參觀者了解到實驗室具體開展的研究工作,而且還接觸到科研工作過程中所用到的先進儀器、設備。

本次開放日活動共接待了來自太原理工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太原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日化所、太原五中、太原師范第二附屬小學等師生、家長及社會公眾600余人。通過與科學家、實驗室“零距離”接觸,親身感受實驗室的文化及科研氛圍,感受科學魅力,了解到科研工作與人類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尤其對于中小學生,拓寬了視野,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3. 公共研究平臺

為提升實驗室科研能力、產出更多有特色、高水平、具有原始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成果,實驗室非常注重平臺建設,2012年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搬遷至新的實驗大樓,所有儀器集中管理,新購置的場發(fā)射掃描電鏡、場發(fā)射透射電鏡、600 MHz固體核磁、400 MHz液體核磁、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已全部投入運行。本年度公共技術服務中心負責管理的30萬元以上的設備共計19臺。其中,除2臺小型在線質譜儀、1臺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和1臺液相色譜儀停用外,其余15臺均正常運轉并全部對外開放。TriStar3000物理吸附儀、ASAP2020M物理吸附儀、ICAP6300發(fā)射光譜儀、400MHz液體核磁和600MHz固體核磁的機時率分別達119.28%、210.44%、138.28%、101.11%和350.83%;共享率分別為53.00%、49.39%、33.11%、44.78%和33.40%。

2013年,實驗室新購并已安裝20萬元以上設備23臺,主要包括:X射線衍射儀、傅立葉紅外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紅外光譜儀、激光粒度儀、氣相色譜儀、物理吸附儀、工業(yè)分析儀、液質聯(lián)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質譜儀等,總價值約1448萬元。

四、 專項經費執(zhí)行情況與效益分析

1. 自主研究課題的設置及執(zhí)行情況

2013年度在研課題18項,其中,2012~2013年度實驗室設立自由探索課題和人才課題共9項;2013~2014年度設立自由探索課題和人才課題9項。實驗室根據(jù)《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制定了《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管理條例》和《自主研究課題管理條例》,尤其是對于經費支出科目、執(zhí)行進度等做了明確的說明,要求自主研究課題負責人嚴格按照《計劃任務書》中的預算進行經費支出。2013年度實驗室基本業(yè)務費批復金額380.00萬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已全部支出,執(zhí)行率為100%。主要用于購買實驗用的各種試劑、氣體、耗材,以及支付加工費等。

為了更好地監(jiān)督和發(fā)揮基本業(yè)務費的使用效果,實驗室定期組織自主研究課題的進展及結題驗收工作,由實驗室博導組成專家組,根據(jù)提交的總結材料及答辯情況,對每個課題給出了綜合評議及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為自主研究課題更好、更深入地開展提供了指導和重要保證。經檢查,2013年在研的18項自主課題各課題均完成預期目標,取得的重要成果舉例如下:

成果一:原子層沉積方法制備VOx催化劑及其催化乙苯氧化脫氫性能研究(負責人:陳朝秋)

常規(guī)制備方法在調控負載型VOx催化劑活性組分的尺寸、分布及局部組成、結構等方面有許多局限,原子層沉積技術在控制納米粒子組成、尺寸及分布方面有獨特的優(yōu)勢。項目采用原子層沉積方法制備了VOx納米催化劑,重點研究了納米粒子尺寸及其分布、助劑及載體等因素對其催化乙苯-CO2氧化脫氫性能的影響。確定了原子層沉積方法制備V2O5納米粒子的條件和工藝參數(shù),比較研究了多孔氧化硅納米管、MgO納米線,介孔Al2O3等多種載體的差異,探索了助劑Sb2O5改性的影響本質,為采用原子層沉積方法精準控制負載型催化劑結構探索出一種新的制備方法,對于模型催化劑制備、催化反應機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原子層沉積方法的工作在Angew. Chem. Int. Ed. 發(fā)表,申請專利1件,以此為基礎,獲山西省基金1項。

成果二:富鈦鈦硅分子篩上苯羥化催化反應的研究(負責人:樊衛(wèi)斌)

本課題通過使用晶化調節(jié)劑,降低凝膠的pH值,從而有效調節(jié)了分子篩的晶化速度,使鈦源的水解速度、Ti進入骨架的速度與分子篩的晶化速度三者匹配,成功制備了骨架富鈦的TS-1分子篩,提高了催化活性、苯二酚選擇性及H2O2的利用率。系統(tǒng)考察了不同銨鹽對TS-1晶化、結構、組成及催化性能的影響,深入研究了銨鹽對調節(jié)分子篩晶體生長和影響鈦進入分子篩骨架的作用機制,同時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對苯直接氧化的催化機理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優(yōu)化分子篩合成條件,現(xiàn)已完成50 L、2 m3級規(guī)模的合成放大。針對苯氧化反應的催化性能和機械性能、工業(yè)反應器類型等的要求,通過優(yōu)化TS-1分子篩合適的成型方法、TS-1與黏結劑的質量比、水粉比、成型助劑(如黏結劑、分散劑和造孔劑等)的選擇、后處理條件及焙燒溫度的選擇等,篩選出TS-1分子篩合適的成型方法。本課題研究將為苯直接氧化制備苯二酚這一綠色催化過程實現(xiàn)工業(yè)化奠定基礎,為定向合成鈦硅分子篩這一具有良好工業(yè)背景的催化劑提供理論和技術依據(jù)。相關成果分別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 299 (2013): 10–19; Micropo. Mesopor. Mater., 2012, 159 (1), 74–80; CHEMSUSCHEM, 2012, 5 (7), 1274–1279上發(fā)表論文3篇,申請專利3件,培養(yǎng)博士生1名,碩士生1名。

2. 開放課題的設置及執(zhí)行情況

實驗室根據(jù)中長期發(fā)展目標和近期主要研究方向,重點支持了高校和研究所的中青年科研人員,堅持學科交叉和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審批開放課題,特別重視對實質性交流合作的支持。2013~2014年度批準資助了開放課題11項,經費合計120萬元;2012~2013年度批準資助了開放課題13項,經費合計104萬元。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開放課題的作用,規(guī)范開放課題的管理,實驗室組織了2012~2013年度開放課題的結題答辯工作,課題負責人親自來實驗室進行課題結題匯報。通過合作研究,各課題均完成預期目標,同時加強了實驗室與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取長補短。2013年,相關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Fue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上發(fā)表論文24篇,國內學術期刊燃料化學學報、石油學報、化工進展、化學進展、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電化學、煤炭轉化等上發(fā)表論文9篇。研究成果舉例如下:

成果一:從合成氣一步制取異構烷烴的雙功能催化劑研究(天津大學,李新剛教授)

采用物理濺射技術將金屬鈷納米顆粒成功地擔載于酸性分子篩載體上,用于合成氣一步制汽油餾分異構烷烴。在催化劑表面上,金屬顆粒粒徑可控、分散度高,利用率是傳統(tǒng)催化劑的3倍;金屬與載體間的化學作用力較弱、極易被還原,這使得該催化劑具有優(yōu)異的活性和較低的甲烷選擇性。在反應過程中,合成氣在金屬鈷上通過費托合成生成的長直鏈烷烴極易被其鄰近的分子篩酸性中心捕獲,繼而發(fā)生加氫裂解和異構化反應,因此產物中C5~C11選擇性達到67%,打破了ASF分布限定的45%,實現(xiàn)了從合成氣一步高選擇性得到異構烷烴。結果在Scientific Reports, Appl. Catal B, J. Hazard Mater., Catal. Sci. & Tech., Mater. Chem. Phys.發(fā)表論文5篇。本成果的成功應用將緩解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并提升我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究水平。

成果二:低階煤礦物質演變對氣化結渣特性的影響(河南理工大學,李風海副教授)

為解決低階煤流化床氣化中存在的結渣問題,課題研究了其中礦物質賦存形態(tài)及其對煤灰熔融特性的影響。發(fā)現(xiàn),低階煤中的有機鈣在灰化過程中生成的氧化鈣微晶比含鈣礦物質生成的氧化鈣顆粒更容易與其他礦物質形成玻璃體或鈣長石、鈣黃長石等低熔點共熔物,降低了煤的灰熔點;小龍?zhí)睹涸诩訅毫骰矚饣以幕胰埸c和燒結溫度從結渣物、灰熔聚物到矸石灰依次升高。灰熔聚物來源于上升氣體曳力作用下低熔點礦物質的碰撞和粘合,矸石灰來源于一些熱穩(wěn)定性強的高熔點礦物質。當流化床偏離正常操作參數(shù)時(如分布板氣速低,環(huán)形管氣速高,汽/氧比低),會導致氣化爐內結渣物的形成。研究結果為高灰褐煤的氣化提供了指導。發(fā)表論文8篇(其中SCI論文2篇,EI論文5篇,CSCD論文2篇)。

五、 依托單位的支持

1. 依托單位在人、財、物條件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依托單位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始終把實驗室作為研究所最主要的基礎研究單元、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作為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開展高水平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地。為此把實驗室發(fā)展視為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隊伍建設、人才引進、項目申報和資助、平臺建設、基礎科研環(huán)境改善、后勤安全保障等方面都給予了優(yōu)先和強有力的支持。

為實驗室優(yōu)秀科研骨干提供“所創(chuàng)新”項目資助;在研究生的招生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積極配合實驗室進行大型儀器購置、更新和改造;為實驗室年終科研產出優(yōu)秀者給予經費上的獎勵和支持(2013年為實驗室發(fā)表論文匹配經費311萬元);對實驗室專項經費的使用實行監(jiān)督、宏觀管理;列席實驗室學委會,了解實驗室的發(fā)展并給予指導。

2. 依托單位給予的其他支持

另外,依托單位為實驗室新引進“百人計劃”鄭占豐博士提供了3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200 m2的實驗室用房,并解決了住房、配偶工作等問題,這一系列的舉措,為實驗室引進和留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4年煤礦思想政治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XX年是xxxx公司全面實施“三步走”戰(zhàn)略目標第二階段的關鍵年,同時也是xxx礦強化管理、開拓創(chuàng)新、建設高產高效礦井的攻堅年。一年來,xxx礦黨委在公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xxx礦效益年和企業(yè)文化第二個建設年兩條主線,全力構建“實效型政工”新格局,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實現(xiàn)xxx礦高產高效奮斗目標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

一、深化對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一年來,全礦各級黨組織按照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要求,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對學習的重點、方法和步驟進行了詳細的安排和部署,同時加大了日常性的檢查督促,保證了學習的質量,提高了全礦黨員、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素質和理論修養(yǎng)。

總結一年來的理論學習教育活動,主要體現(xiàn)了兩個方面的特點:

1、形式多樣。學習采取了中心組學習、黨員學習日學習、學習會、研討會、宣講、板報等多種形式,增強了學習效果。

2、結合實際。在學習中我們把學習xx大精神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公司和礦兩會精神相結合,使廣大干部職工統(tǒng)一了思想、明確了任務;與不斷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相結合,切實提高了各級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實效性;與全年的宣傳思想工作相結合,堅持團結、穩(wěn)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積極宣傳和報道我礦在各個階段取得的突出成就、經驗和涌現(xiàn)出的典型事跡,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一年來,我礦在xxxx報上發(fā)稿279篇、圖片30幅,電視臺播出新聞136條,在xxxxx日報上發(fā)稿2篇,制作了一期安全專版、一部黨建今日視點專題片和“效益年”系列報道。在公司迎國慶征文及書畫影展活動中,我礦獲得了73個獎項中的13個獎項,名列獲獎排行榜第一。同時,全礦圍繞實現(xiàn)安全生產x周年及安全生產最佳年的奮斗目標,利用開展“百日安全無事故”和“安全生產月”活動的有利時機,組織開展了安全板報展、安全巡回宣講、安全漫畫展、安全簽名、安全知識搶答賽等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在全礦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政研工作有了新突破,XX年,我礦針對各單位、各職能部室的實際工作特點,制定并下發(fā)了政研命題,通過廣泛的征集,收集調研報告、理論性文章共計33篇。這些調研論文主題鮮明,質量較高,文風樸實,在實際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二、以礦隊兩級班子建設為重點,為各項任務的完成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

面對煤炭銷售市場的好轉和公司下達給我礦的各項艱巨指標,礦黨政班子深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為確保全年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突出抓了礦隊兩級班子建設。

一年來,我們以抓班子帶隊伍、抓領導樹形象,促進礦隊兩級班子建設,重點從抓兩級班子的團結、作風、廉政、思想上入手,通過班子會和民主生活會活動的廣泛開展,使礦隊兩級班子保持了高度的團結,增強了兩級班子的整體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具體體現(xiàn),思想上的共識為完成全礦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提供了保障。無論是在采掘生產一線,還是在落地煤裝車現(xiàn)場,隨處可見各級干部與職工一同工作的場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礦隊兩級班子作風建設的效果。廉政建設保持了良好的勢頭,礦隊兩級班子中沒有出現(xiàn)不廉潔現(xiàn)象和行為,職工比較滿意。

三、以實施五項工程為載體,構建“實效型政工”新格局,極大地增強了企業(y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㈠、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一年來,全礦黨建工作以突出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重點,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充分發(fā)揮了“黨員責任區(qū)”和“黨員參政日”活動的重要作用。通過對活動的進一步規(guī)范,使之更加貼近生產、經營工作的實際。七一前夕,礦黨委在綜采隊黨支部組織召開了全礦“黨員責任區(qū)”競賽活動現(xiàn)場會,各支部的經驗和方法得到了及時推廣和交流,推動了“黨員責任區(qū)”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在6月30日召開的“紀念建黨83周年暨‘兩優(yōu)一先’表彰會”上,對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基層黨支部進行了表彰。xx隊黨支部在中共秘密交通線舊址開展了佩戴黨徽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全礦其它各支部也紛紛開展了此項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在黨員發(fā)展工作中,嚴格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fā)展”的原則,嚴把黨員發(fā)展關,實行了黨員發(fā)展公示制,使即將邁入黨組織大門的預備黨員再一次接受全礦職工的監(jiān)督,保證了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先進性。我礦全年共發(fā)展黨員20名,預備黨員轉正16名。

㈡、紀檢監(jiān)察工作全面提高

一年來,在黨風廉政建設上,礦黨委、礦紀委狠抓黨規(guī)黨紀教育不放松,將兩個《條例》的學習貫徹作為重點,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并組織全礦干部開展了兩個《條例》知識答卷,起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礦務、隊務公開工作做到了日常勤檢查、勤督促,堅持執(zhí)行了獎金二次分配報礦紀委備案制度。全礦工資獎金分配公開制度得到了很好執(zhí)行,職工群眾較為滿意。圍繞“效益年”開展了效能監(jiān)察活動,一是對基層二個區(qū)隊班組核算工作的整體運作進行了監(jiān)察;二是對新二采區(qū)排水系統(tǒng)設備安裝全過程進行了監(jiān)察,在實際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監(jiān)督促進作用,達到了預期效果。認真組織開展了艱苦奮斗、廉潔從政“六個一”教育活動,通過在全礦黨員干部中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對警示教育讀本一書的閱讀,進一步提高了全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收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全礦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工作保持了較好的狀態(tài)。通過信訪工作目標化管理辦法的實施,實實在在地為職工群眾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遏制了一些信訪案件的發(fā)生。

㈢、學習型企業(yè)創(chuàng)建工作成效顯著

一年來,xxx礦把全力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作為創(chuàng)新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有效載體,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理念灌輸,使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得到了轉變,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得到不斷加強。創(chuàng)建學習型干部活動是實施學習工程的具體體現(xiàn),全礦副科級以上干部對《xxxx》一書進行了認真學習,并撰寫出了一批具有獨到見解、富有說服力、具有較高質量的理論性文章,一般干部也結合各自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寫出了專業(yè)性論文,全礦共收集專業(yè)論文、學習心得、理論性文章146篇,并將評出的10篇優(yōu)秀論文匯入《xxx礦XX年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論文集》,12月13日召開了xxx礦XX年思想政治工作調研及創(chuàng)建學習型干部活動總結表彰會。

㈣、精神文明建設扎實有效

在精神文明建設上,一年來我們深入細致地開展了“雙文明”先進單位評比工作。年初,根據(jù)兩級班子人員調動,及時調整了礦隊兩級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領導小組,修訂完善了《xxx礦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規(guī)劃》,明確了創(chuàng)建工作的任務、措施和責任,重新修改完善了《xxx礦“雙文明”創(chuàng)建評比細則》,各單位按照《細則》的要求認真開展了“規(guī)范文明行為,爭做文明礦工”活動,認真開展了《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文明公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學習貫徹活動,各具特色的創(chuàng)建工作形成了文明施工、文明服務的鐵北新風尚。圍繞環(huán)境建設,對綠化和美化工作確定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加大了對基層各班組的環(huán)境整治力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周五清潔日和輪流值日制度的不懈堅持,使場區(qū)環(huán)境始終保持了文明、整潔、衛(wèi)生的良好形象。我礦已連續(xù)7年保持了xxxx級“衛(wèi)生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

㈤、企業(yè)文化建設工作穩(wěn)步推進

XX年作為我礦第二個企業(yè)文化建設年,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獨具特色的企業(yè)文化建設工作不斷向深度和廣度延伸,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

1、堅持理念文化灌輸。一方面組織職工全面深入地學習公司理念文化,大力弘揚“xxxxx”的企業(yè)精神;一方面把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與創(chuàng)建區(qū)隊精品文化有機結合,增強了廣大干部職工對企業(yè)文化內涵更深層次的理解,職工素質和人文形象得到了進一步攀升x月x日在世紀廣場成功舉辦了“xxx”廣場文藝演出,再次展示了xxx礦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濃郁的特色文化。

2、在工業(yè)場區(qū)建設中,通過在全礦范圍廣泛征求意見,多次召開會議對各場所和景點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制定了詳細的《xxx礦企業(yè)文化建設工作明細表》,修建了環(huán)礦公路、院外停車場,井上下安裝了大型彩繪圖板及環(huán)境改造等項工作,使井上下文化氛圍更加濃厚,充分展示了xxx礦良好的企業(yè)形象。

3、在制度文化建設上,我們對全礦各方面管理制度和辦法共79項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現(xiàn)已逐步貫徹落實到每一個工作崗位。嚴格制度的執(zhí)行,重點狠抓落實,在黨員干部中開展學習活動,有效提高了全員對各項制度的執(zhí)行力,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做好兩個工作,促進企業(yè)發(fā)展與穩(wěn)定

㈠、群團工作

全礦各級工會組織充分發(fā)揮各項職能作用,在小家建設、“兩杯競賽”和群眾性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等項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為全礦生產、經營、安全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xx杯”為主題的一系列文體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扶貧解困送溫暖工作的認真開展,有效地促進了職工隊伍的穩(wěn)定。XX年度礦工會被評為全國“百萬人口”健身活動先進集體.

礦團委積極發(fā)揮青年主力軍作用,本著服務生產經營、服務于青年的目的,開展了青工思想教育、支煤活動、安全監(jiān)察活動。結合全礦實際工作開展了粉刷大巷,地面院墻及各種雕塑活動。結合“安全生產活動月”開展了安全漫畫展、青年文明杯知識搶答賽等一系列活動,有利地推動了“青年文明工程”的健康發(fā)展,在我礦的煤炭生產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㈡、綜合治理工作

在綜合治理工作中,認真落實“兩誰”原則,廣泛開展了綜合治理宣教和治安防范工作。在綜合治理宣傳月期間,礦綜治辦深入基層進行普法宣傳,3月14日至26日共集中宣傳9場次,在紀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頒布13周年”期間,開展了法律知識答卷活動,使宣傳教育覆蓋面達98%以上。加強了場區(qū)治安防范工作,經常性開展對重點部位、要害場所的防火、防盜大檢查,做到了措施、責任、部門三落實,為全礦營造了一個穩(wěn)定的安全生產環(huán)境。

一年來,通過開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全礦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保證了全年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總結一年來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體現(xiàn)了四個方面特點:

一、突出一個實字,“實效型政工”新格局為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平臺。一年來,通過“三個融入”的有效途徑,以實施“五項工程”為載體,突出了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實現(xiàn)了從“務虛”型向“務實”型的轉變,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貼進生產、貼近職工、貼近生活。

政研工作有了新突破。一年來,通過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調研和《xxxx》一書的研讀活動,使全礦廣大干部職工理論水平和執(zhí)行力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二、黨員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一個嚴字。通過實行黨員發(fā)展公示制,保證了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先進性。通過黨員責任區(qū)競賽活動,使全礦各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三、在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中,表現(xiàn)出一個細字。XX年我礦重新修改完善了《xxx礦“雙文明”創(chuàng)建評比細則》,對各項考核標準進行了細化,更加貼近實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由此為我礦XX年晉升 “文明單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企業(yè)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呈現(xiàn)出一個靚字。一年來,通過培育具有特色的企業(yè)文化,干部、職工的素質和人文形象得到了進一步攀升。井上下34個施工項目全部落到了實處,環(huán)礦公路、停車場、大型彩繪圖板、涼亭回廊、雕塑形成了獨具xx特色的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我們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的更實、更好。

一是通過近年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礦政工工作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全礦各單位工作開展的不平衡,個別單位要努力迎頭趕上。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還有脫離生產實際的現(xiàn)象、不能紙上談兵,要按照“三貼近”的原則,切實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三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創(chuàng)新意識還有待于提高。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模式來。

四是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的軟硬件建設還需要加強和進一步完善。

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篇一:煤礦技術員個人工作總結

我叫馬孔林,現(xiàn)年35歲,男,漢族,于1997年6月畢業(yè)于焦作煤炭工業(yè)學校采礦專業(yè),現(xiàn)任開三隊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現(xiàn)將本人在20xx年7月份的安全生產工作述職如下:

20xx年7月份,礦安排我們開三隊負責二水平軌道大巷420米標準化工程及21172上巷840米標準化工程。接到生產任務后,我立即深入第一現(xiàn)場,根據(jù)國有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和集團公司、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迎接煤層注水現(xiàn)場會勝利召開,我能夠自覺履行職責,制定嚴密、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措施,嚴格執(zhí)行“五優(yōu)”礦井建設施工標準.在礦總工程師和隊黨政班子和安全生產等各部門的正確指示和領導下,嚴格履行職責,組織全隊職工積極開展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知識培訓,將集團公司和礦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會議指示精神及時貫徹到每一名職工心中,使得人人心中有標準,每天取得新進步.

7月份,在隊黨政班子的正確領導下,我作為一名工程技術人員,積極配合我礦和我們隊,嚴格做到服務于生產,服務好生產。3月份,我共出勤31天,其中深入井下19次,跟班12次,并根據(jù)現(xiàn)場生產實際,詳細地編制了《二水平軌道大巷質量標準化工程施工安全生產技術措施》、《21172上巷施工安全生產技術措施》、《主井更換鋼梁剔梁窩安全生產措施》、《開三隊防冒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等各項安全技術措施,認真制定七月份的安全生產措施,以及預防事故的安全生產組織措施,堅決做到"一工程,一措施",保證了我隊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礦下達的各項安全生產任務和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受到了礦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表揚和肯定。

黨的各級領導都嚴格強調"安全生產只有加油站,沒有歇腳點",我始終牢記黨的"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在協(xié)助礦上和隊里積極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響應集團公司科技興礦的精神,積極開展業(yè)務學習和技術培訓和技術革新,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兩促進.通過學習,不但使我的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得到很大提高,也使我的安全生產知識視野更加全面和開闊,做到了工作就是不斷地學習,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7月份檢修中,我們開三隊負責配合機電三隊硫化膠帶打點桿,我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變化,詳細制定以“四壓兩戧”的方法施工,確保點桿萬無一失,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礦領導和安全生產等部門的充分肯定和表揚.

在工作中,我能夠自覺地和隊班子一起,嚴格做到不遲到早退,與職工同下同上,跟好班,值好班,協(xié)助我們隊夯實各項工作基礎,在現(xiàn)場查找問題,解決問題,把不安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堅決作好區(qū)隊科技的排頭兵,做好區(qū)隊的左右手,受到了隊領導和相關安全生產科室領導的表揚和充分肯定.由于區(qū)隊工作繁忙,隊領導安排其他事項,我都牢記并嚴格按照要求執(zhí)行,為我隊的安全生產和構建***區(qū)隊盡到應有的責任與義務.

總之,在礦領導和各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們隊班子的正確帶領和安排下,我能夠自覺堅持黨的安全第一的方針,嚴格按照組織上的要求,認真學習黨的方針路線政策,自覺學習集團公司和礦的安全生產和各種會議文件精神,深入第一現(xiàn)場,使編制得作業(yè)規(guī)程和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忠于規(guī)程,高于規(guī)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我隊的生產實際.同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嚴格按照黨對干部廉潔自律的管理規(guī)定,一心奉公,廉潔自律,在各個方面爭做科技管理人員的表率,克服自身存在的如輕率急躁等毛病,嚴格聽從我礦和我隊的合理部署和科學安排,使自身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礦山,奉獻于礦山,為集團公司和我礦的科技興礦作出應有的貢獻和義務。

更多信息請查看工作總結

更多信息請查看工作總結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煤礦實驗室工作總結

2026上岸·考公考編培訓報班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