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yǎng)目標
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以及數學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具備基本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為相關學科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基礎與工具;通過邏輯、思辨和推理演繹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對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的傳授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審美素質;通過數學問題與數學建模教學,培養(yǎng)學生具備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定位
既考慮到經濟類各專業(yè)對數學知識的直接或間接需要,又要考慮到數學學科本身的系統(tǒng)性、邏輯嚴密性和科學性,達到作為基礎與工具為經濟專業(yè)服務的目的,同時又著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和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具備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相關專業(yè)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yǎng)方案
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實行學分制。其中,微積分課程6學分(分兩個學期教學);線性代數課程3學分;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3學分,數學建模課程2學分,計量經濟學課程3學分,統(tǒng)計學課程3學分,博弈論課程2學分等。
四、課程特色
采用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段⒎e分》課程成為我校精品課程,已申請北京市精品課程。課程采取分級教學的形式展開,學生入學后進行摸底考試,試題以考察學生的能力為重點,與高考成績共同作為分級教學中學生的劃分依據,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以經濟類各專業(yè)的特點為出發(fā),在教學中以經濟類的案例作為案例的主體,使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數學課程教學中介紹數學軟件的使用。以便學生能夠更方便的利用現代技術解決數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開設數學建模類課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促進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組織學生參加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提高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水平。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